燕窝分别两季是什么 燕窝分别两季是什么时候吃
毛主席
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用纯著有《朱子家训》,其中有两句话广为流传,“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众所周知,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千百年来,无数政治家、名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后人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在众多政治家中,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勤俭节约的故事屡屡被人提及。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建设时期,毛主席都是勤俭节约的典范。尽管是国家主席,毛主席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从不搞任何特殊,终身都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
同时,毛主席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建国后跟子女们吃饭时常说:“我们国家还不富裕,人民群众生活还有一些困难,我吃那么好,心里不安呀。我吃的饭菜很好了,什么时候中国的老百姓都能吃上四菜一汤,那该多好。”
在韶山毛主席纪念馆陈列的毛主席众多遗物中,有一件物品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一件白色泛黄的睡衣,材质、样式都非常普通。如果走近一看,睡衣的领子换过,衣袖、下摆等位置都有补丁,仔细数一数这些补丁竟然有73个之多。
从50年代到70年代,毛主席在春秋两季都会穿这件睡衣,这一穿就是20多年。关于这件睡衣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1963年初夏的一天,毛主席的理发师兼生活卫士周福明来到中南海洗衣处取衣服。
毛主席的睡衣
洗衣处的同志对周福明说:“你们还是给主席换一件睡衣吧,你看这件睡衣的破成什么样子了,我们洗的时候从水里都不好往外提,弄不好就把袖子都拽破了。”周福明也想给毛主席换一件新的睡衣,可每次向他提到这件睡衣时,毛主席总是回答说:“再穿一穿吧,过段时间再换。”
几天后,周福明趁着毛主席心情不错,再次提到换一件新睡衣的事情。毛主席笑着说:“现在国家还是很困难,你知道嘛,我的衣服就不能补一补?”周福明嘀咕一声:“主席,您和我们不一样。”
毛主席则反问:“什么不一样?就因为我是主席?难道我不是人民中的一员?”于是,这件睡衣被周福明送到总后被服厂刘奎元师傅那里再次修补。刘奎元是补衣服高手,毛主席对他的手艺很满意,之后他多次给毛主席睡衣进行缝补。
事实上,毛主席这种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从年少时期就养成了。毛主席父亲毛贻昌善于经营,当毛主席出生时他家在韶山冲已经成为中农,家中雇了不少长工、短工。1936年7月,毛主席在陕北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专门提到了他家情况:
这时我家有十五亩田地,成了中农,靠此每年可以收六十担谷。一家五口一年共吃三十五担—即每人七担左右——这样每年还有二十五担剩余。我的父亲利用这些剩余,又积蓄了一点资本,后来又买了七亩地,这样我家就有“富”农的地位了。那时候我家每年可以收八十四担谷。当我十岁家中只有十五亩地的时候,一家五口人是:我父亲、母亲、祖父、弟弟和我。我们又买了七亩地以后,祖父去世了,但又添了一个弟弟。可是我们每年仍然有四十九担谷的剩余,我的父亲就靠此渐渐富裕起来。
韶山冲毛主席故居
1910年秋,毛主席来到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这是毛主席首次真正意义上离开韶山冲。按理,以毛主席当时家境完全可以穿上很好的衣服,可他却没有,他对斯诺说:
“我以前从没有见过这么多孩子聚在一起。他们大多数是地主子弟,穿着讲究;很少农民供得起于弟上这样的学堂。我的穿着比别人都寒酸。我只有一套象样的短衫裤。学生是不穿大褂的,只有教员才穿,而洋服只有‘洋鬼子’才穿。我平常总是穿一身破旧的衫裤,许多阔学生因此看不起我。”
不仅如此,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信佛,对广大穷苦老百姓充满同情,她乐于助人,每次有乞丐来家中时,她从不让他们空手而归。相比父亲的严厉,母亲给了毛主席更多的爱,而毛主席对母亲充满深情,他说:
“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她可怜穷人,他们在荒年前来讨饭的时候,她常常给他们饭吃。但是,如果我父亲在场,她就不能这样做了。我父亲是不赞成施舍的。我家为了这事多次发生过争吵。”
显然,毛主席勤俭节约的习惯,跟他母亲文七妹有很大关系,并立志要改变中国广大最悲惨老百姓的命运,最终实现了这一目标。在无数人看来,晚年毛主席身体不好,应该给予充足的营养保证,可他直到病逝前才吃了7两燕窝。
文七妹和三个儿子唯一合影
如今的燕窝可能不是稀有品,在当年可能很昂贵,可毛主席完全可以吃上一些,为何毛主席直到逝世前才吃了7两?看了这篇文章后,相信大家对毛主席的个人生活有了进一步认识,故事要从毛主席晚年管家吴连登说起。
吴连登,1942年出生于江苏盐城,早年种田打工,解放后才有机会读了几年书。1958年,16岁的吴连登考取盐城地委招待所,成为一名服务员。吴连登早年吃过不少苦,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工作时非常努力。
短短一年后,吴连登因工作出色,恰逢北京人民大会堂建立需要从全国挑选服务员,吴连登成为盐城地区唯一一名被选中的人。来到北京后,吴连登被分配到人民大会堂餐厅当服务员。吴连登更加珍惜这个机会,很快成为了佼佼者。
1961年春,中南海服务科领导来到人民大会堂挑选服务员,只挑选2名,而等待挑选的服务员有千名之多。吴连登成为了其中一员,这让他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时刻。进入中南海不久,吴连登就在颐年堂第一次看到毛主席。
毛主席有一个习惯,每次中南海有新的工作人员,他都询问情况。那天有一场会议在颐年堂召开,毛主席早早来到会场,吴连登则负责会场茶水。因过于紧张,吴连登手抖得厉害,等走到毛主席面前他手中的一杯茶水已经洒了一半。
毛主席和管家吴连登
毛主席见状就问:“你是新来的吧,你叫什么名字?”吴连登把家庭情况详细告知,毛主席说:“哦,咸城来的。”吴连登以为毛主席听错了,就说:“主席,不对,是盐城。”毛主席微笑着说:“那不就是咸城吗?”
初次见面,毛主席就如此幽默,这让吴连登就没有那么紧张了。1964年国庆节,吴连登被安排到天安门城楼上服务。突然,毛主席的护士长吴旭君找到他,说是毛主席找他。吴连登很快来到毛主席面前,原来他看到这位年轻人做事勤快,加上为人朴实,就产生让他来身边工作的想法。
一见面,毛主席说:“吴连登同志,我请你到我家里帮帮忙,行不行啊?”这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吴连登很紧张,连连说:“主席,我……我……可能做得不好,要请主席……多批评。”毛主席则哈哈大笑,摆摆手说:“我那里事情要说多也多,但有时也没有多少事情。”
就这样,吴连登来到毛主席身边工作,起初工作内容是做一些杂事,比如搞卫生、打水送饭、管理库房,以及整理书籍等。大家记住这个库房,也就是很多史料中提到的毛主席家唯一的仓库,吴连登晚年多次提到它都泪流满面。
1968年,吴连登被正式任命为管理员,毛主席将自己的工资、家中各项支出等事宜全部交给他全权管理。这个身份让吴连登对毛主席的生活有了进一步了解,他一开始就面临的一个大难题:毛主席的工资总是不够用。
延安时期群众送给毛主席的匾额
1955年我们实行军衔制的同时,在全国实行行政工资制,级别从1级到24级。国务院拟定的方案报给毛主席批示,毛主席说:“我看不妥,这样不利于团结,贫富差距要缩小嘛!”于是,周总理等人又重新制定方案。
最终的方案是:原来划分的24个行政级别没变,工资有改动。一级594元,二、三、四、五级依次为536、478、425、387元。级与级之间最多相差50多元,最少只相差5元。毛主席看后,批示按照执行。
1956年11月,毛主席在八届二中全会上对工资又提出了看法,“现在高级干部拿的薪金和人民生活水平相比,悬殊是太大了,将来可以考虑减少一些薪金。”没过多久,行政十级以上国家机关人员全部降薪,毛主席的工资来到504元。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毛主席带头将工资降到3级,每月404.80元,这个数字一直到毛主席病逝都没有变过。据吴连登介绍,毛主席每月有几项固定花销:党费10元;住处房屋、家具都是租的,每月费用84元;李敏、李讷上学花费;冬天取暖费等。总费用加一起约200元左右。
毛主席
除了固定开支外,毛主席还有一笔支出,就是接济其他人。新中国成立后,湖南老家经常有人来北京求助毛主席。对于亲友求助办事,毛主席有自己的原则,他曾让人对要进京求助的亲友捎过话:
“我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席,不是韶山冲毛家的主席,家乡亲友要勤耕守法,好自为之。凡是来见我的亲友,我有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循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
毛主席还对身边秘书说过这样一段话,“凡是要求到北京来看我的,现在一律不准来。来了也不见。凡是要求安排工作的,一律谢绝,我这里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可是,当有亲人来北京游玩或者拜访时,毛主席还是无法避而不见。
吴连登说:“湖南老家经常来人,有的是经济困难,有的是来看病,这些人的交通食宿和走时所带的一些生活费,都是由毛主席的承担。”有时身边工作人员遇到困难,毛主席也会慷慨解囊,结果经常是入不敷出。
每次工资不够花时,吴连登都显得很为难,可他必须拿着账本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听后反问:“钱又不够用了?”接着,吴连登打报告,报告后附上账单。当毛主席签字后,吴连登拿着报告到中央特别会计室去支取稿费。
毛主席和工作人员合影
即便是稿费也不是随意能支取的,毛主席不止一次告诉吴连登:“我的稿费是人民的,不是我的,最终还要用在人民身上。”除了工资不够花让吴连登苦恼外,还有一件事就是毛主席吃饭问题。毛主席对饭菜从来不表达任何意见,也不对主动表示想吃什么。大家都知道毛主席爱吃红烧肉,这点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所体现。
但是,毛主席并不是天天吃红烧肉。通常情况,毛主席全家正餐是四菜一汤,一个荤菜,一个鱼,一个半荤半素,一个全素。就是吃饭,毛主席的唯一要求就是不能浪费,一粒饭粒也不可以。至于红烧肉,吴连登每个月安排两三次。要说毛主席在生活上有什么特权,可能只有抽烟这一件事了,这也是他唯一的爱好。
前面提到,吴连登还负责毛主席家的仓库,第一次看到他家仓库就无比难受。毛主席家在中南海的仓库约15平方米,仓库房子很破旧,一直没有维修过。仓库里有5个旧木制柜子,有3个是毛主席的,还有一个是毛岸英的,里面放着他的遗物。
吴连登晚年多次接受媒体采访时,都提到了毛主席家的这个仓库,他说:“每次有人问我主席的情况,可我一想起主席他家的仓库,我就难受得想哭。”毛主席家的仓库里没有一件豪华衣服,没有金银首饰,也没有一件贵重礼品。
毛主席用过的皮带和拖鞋
仓库里最多的物品都是从延安带来的,毛主席使用了多年,比如破得无法再打补丁的衣服,换下来的破旧毛巾、袜子、衬衣。吴连登还说:“……连他在延安时期剩的毛衣线头、补衣服的补丁,两个大包裹,全都带回来了。我们不敢扔掉哪怕一点,后来给主席补毛巾被、补内衣什么的,就从这里翻着用。”
除此之外,吴连登还需要管理送给毛主席的各种礼品。对于这些礼品,毛主席的处理方式既有原则又有方寸。凡是贵重的礼品全部交公,放在专门的地方陈列起来;凡是没法保存的土特产,比如水果等,就送给幼儿园。
吴连登从没有听说毛主席要把送给他的水果、茶叶等留给子女。举个例子,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听说身边工作人员收了当地老百姓送的水果、茶叶、丝绸等物品,他非常生气,立即要求他们自我批评,并形成材料上报。
毛主席根据这份材料批示:凡是他身边工作人员接受的土特产,一律作价,用他的稿费向老百姓按照原价购买。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毛主席处理燕窝这件事。1959年底到1960年初,印度尼西亚政府开始武力迫害华侨事件,到最后大量华侨遭到屠杀。
晚年毛主席和工作人员合影
毛主席对印尼排华事件非常关心,多次批示我国政府出面,向印尼政府多次发出“最强烈抗议”。印尼排华事件平息后,当地华侨为感谢毛主席对华侨的关心,于1964年赠送给他31.5公斤的燕窝。这种燕窝品质非常好,一看就是上品,毛主席则立即指示:“我不吃,把它们全部送到人民大会堂招待外宾。”
时间到了1976年,毛主席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到最后连吃饭都需要靠鼻饲,吃流食。吴连登等人都希望能给毛主席补充营养,于是大家想到了当年印尼华侨赠送的燕窝,但这件事不能让他知道,否则肯定不会答应。
吴连登就向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打报告,得到了同意。吴连登立即来到人民大会堂找到相关领导,发现当年的燕窝还剩下7两,于是就全部领了回来。此后,每次毛主席吃饭前,就瞒着他在汤里、粥里放一点燕窝。
毛主席直到病逝前,他也不知道自己吃了7两燕窝。这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他的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比如1944年9月8日,毛主席参加因烧炭时为救战友而牺牲的张思德战士追悼会。
毛主席遗体告别式现场
毛主席在追悼会上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演,他饱含深情地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976年9月9日凌晨,毛主席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毛主席是在昏迷中离开我们,没有留下遗言,而他身上的衣服则是穿了多年的一套旧中山装。谨以此文纪念毛主席,他一生立党为公,施政为民,两袖清风,德高望重,永远的楷模,永恒的丰碑!
相关燕窝分别两季是什么的扩展: 燕窝什么季节吃最好?夏天吃燕窝会上火吗? 我听老中医说燕窝味甘性平不受季节影响,四季都可以。特别在不能进补性热、性寒、性燥等滋补品的季节里,用燕窝进行滋补是最好的选择。从中医学上来讲,具有益中补气、养颜润燥、健脾补肺、化痰止咳、增强肠胃吸收和身体抵抗力的作用。夏天适当的吃燕窝不会上火的,但也要注意量的大小。 今天燕窝分别两季是什么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燕窝分别两季是什么时候吃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www.yujiaowang.com鱼胶网。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42981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生活小常识 可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