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吃盐会怎么样 一个人不吃盐会怎么样
炒菜的时候撒点盐,这是大部分人都会做的事,如果不放盐,总感觉食物不够味,吃起来怪怪的。但是你知道吗?很多好吃的美食都存在盐超标的问题,例如辣条、酸辣粉、咸鸭蛋、爆炒田螺、话梅糖等。
与此同时,关于吃盐有害的声讨也渐渐多了起来,总是把自己得高血压、肾病、骨质疏松的原因归结于平时吃了太多的盐。
盐一换,每年少死45万人?为啥我没觉得自己吃咸了?
《英国医学杂志》上一项研究指出,中国家庭改吃低钠盐,每年可减少45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吃盐多对人体是有害的,会影响细胞内外平衡,还会损伤血管上皮和肠胃黏膜,同时促使钙离子流失。
而且盐分要从身体代谢,就必须通过肾脏,长期的高盐饮食习惯会加重肾脏负荷,还会水肿、尿蛋白升高,产生结石的风险也大大上升。
食盐对食道黏膜、胃黏膜的伤害也比较大,会增加呼吸道炎症、慢性胃炎的风险。
另外,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升高再一次把碘盐推上风口浪尖,人们纷纷担心吃错了盐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受到影响。
其实看了这些研究和猜测后应该了解,凶手不是盐本身,而是吃多少盐的问题。
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修改了建议,食盐摄入量从6克改为了5克,虽然只是减少了小小的1克,但是却能看出营养学家看到了高盐饮食对健康的影响。
可能有人会说,我平时没觉得吃咸了,炒菜也只放了一勺盐,为啥说我盐吃多了呢?
因为有的人会“隐身”,吃不出来却真实存在,在大部分零食、蜜饯、面食中都有盐,甚至有的让你吃起来觉得甜。
“少吃盐”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倡导少吃盐,平时炒菜只放很少的盐,购买食品也会关注钠含量,不过,这种生活方式却不适合所有人。
陈爹爹今年78岁,患高血压多年,三个月前血压有上升迹象,为了降低血压,医生给陈爹爹开了利尿剂。服药后陈爹爹发现自己排尿变多了,血压恢复正常了,但是却出现了腿软乏力、头晕的情况,给一家人吓得不轻。
经检查,陈爹爹的钠含量只有114mmol/L,而正常范围应该是137-147。本来服用利尿剂不会出现明显的低钠情况,为何陈爹爹反应这么大呢?
原来家人发现陈爹爹血压上升后特别注重饮食,一点盐都不给陈爹爹吃,说吃盐多血压会上升,在血钠低的情况下再用利尿剂,钠含量就更低了。
医生告诉患者家属,不用刻意限盐,正常饮食即可。在补钠和饮食的改善下,陈爹爹慢慢恢复健康,走路又有劲了。
通过陈爹爹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低盐饮食不一定是健康的,要看体质适不适合,如果本来血钠就低,或长期服用利尿剂,就不能盲目限盐,相反,还要多吃盐。
哪些人要多吃盐,哪些人要少吃盐?
【多吃盐】:
低钠血症患者低血压患者流汗多、排尿多的人【少吃盐】:
高血压患者
肾功能不全患者
容易水肿的患者
孕妇
可能说了那么多,大家对自己一天吃了多少盐还是有点糊涂,到底是看家里盐勺的大小,还是能通过什么检查来知道呢?
不妨了解一下尿钠测定,通过对比参考值(130-260mmol/24h),可以评估个体每日盐分摄入量。简单来说就是把24小时内的尿液都留下来,然后测量钠离子的浓度。
如果尿钠不足100,说明吃盐量正常,继续保持即可,如果超过200,说明盐分摄入过多,同时也可用数值来评估急性肾损伤。
除了少数人需要补钠,大多数人都超过5克,应尽快降低“盐值”
减轻口味不是突然拒绝重口味食物,这么做很难办到,可以购买不同盐度的调味品,从12g、10g、8g慢慢往下降。家里挖盐的勺子换一个小点儿的勺子,除了油盐酱醋,其他调料尽量不放,也不去购买豆瓣酱、火锅酱等调料。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咸菜、蜜饯、果干、罐头等加工食品要少吃,让舌头习惯果蔬甘甜清爽的自然口味,停止追求重口味。
了解疾病治疗,知道高盐饮食和慢性病的关系,学会看食品包装和标签,购买适合自己的食品。减少外出就餐,一周至少有五天自己在家动手做饭。
为什么有的人吃得很咸,血压却不高?盐吃少了会不会长白发、没力气?
吃得很闲不过是饮食中的一个因素,高血压的产生还和遗传、压力、肥胖、血管硬化等有关,之所以让大家控制饮食,是因为饮食控制起来相对容易,也属于生活干预的一种手段,贴近大家的日常生活。
若少吃盐就能降低高血压风险,那么大家应该尽力为之。少吃,不是让大家不吃,在合理的摄入范围内,不会影响毛囊生长,也不会让人没有力气,相反,你会变得更健康。
由此可见,限盐还是补盐,都要看个人实际情况,不可走极端,若现在正常吃药降压,且有头晕乏力等情况,应做检查看是否存在低钠情况,要及时改善。
今天人不吃盐会怎么样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一个人不吃盐会怎么样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www.yujiaowang.com鱼胶网站。参考资料:
[1]少吃盐更健康,这些减盐知识您知道吗?·健康界.2020-07-01
[2]家里换这种盐,每年能减少45万人死亡!尤其这些人要注意·科普中国.2020-05-16
[3]【科普】国人餐桌上的"头号杀手"!大部分人都超标,还会上瘾!你可能正在吃…·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2021-03-2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42981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