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火病 流火病图片

关于流火病的问题,下面有几个最新流火病图片的观点,这里爱上滋补养生希望能帮您找到想要的流火病答案。

诗歌的声律、病犯据说是由南朝齐诗人沈约等人最早开始研究的。《南史·陆厥传》记载:\"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这段话,揭示了\"四声八病\"一些基本的内涵。

流火病 流火病图片

四声是指平、上、去、人四种声调,其调值现已无从查考,只能通过古代的韵谱来估略推断。根据《元和韵谱》和《玉钥匙歌诀》中的说法,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平声是一个平调,上声是一个升调,去声是一个降调,人声则是一个促调。

八病是指创作五言诗时,在四声的运用方面所犯的八种毛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平头:五言诗的第一、二字不能与第六、七字(即下句的第一、二字)声调相同。否则就犯了平头的毛病。如:\"芳时淑气清,提壶台上倾。\"\"芳时\"、\"提壶\"同是平音字,读起来不太好听,这就是平头。

流火病 流火病图片

上尾:五言诗的第五字(出句最后一个字)与第十字(对句最后一个字)声调不能相同。否则就犯了上尾的毛病。如乐府诗中:\"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草\"和\"柳\"都是上声,就犯了上尾的毛病。

蜂腰:就是两头大、中间小,指五言诗一句内第二字与第四字的声调不能相同;或第二字与第四字不能同是浊声母而第三字是清声母,否则就犯了蜂腰的毛病。如《饮马长城窟行》: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从\"、\"方\"都是平声字,\"我\"、\"鲤\"又同为浊音字,读起来两头重、中间轻,这就是犯了蜂腰的毛病。

鹤膝:对于这一条,不同的文献说法不一,有的说法认为五言诗的第五字与第十五字的声调不能相同。也有的说法认为鹤膝与蜂腰第二点正好相反,即不能出现第二、四字同为清声母而第三字为浊声母的现象。

流火病 流火病图片

大韵:指五言诗的两句之内不能有与韵脚出自同一韵部的字。如:汉乐府:\"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胡\"与\"垆\"同韵部,就是犯了大韵的毛病。

小韵:即五言诗两句之间不能有属同一个韵部的字。如:\"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树\"与\"露\",\"连\"与\"泉\"同韵部,就是犯了小韵的毛病。

旁纽:我们今天对于这一条不甚了解,只能将《诗话》中的大意写下来,即指五言诗两旬中各字不能同声母。比如:\"鱼游见风月,兽走畏伤蹄。\"\"鱼\"与\"月\"的声母就同属古音疑纽,这就犯了旁纽的毛病(另外\"兽\"\"走\"同韵,犯小韵)。

正纽:指五言诗两句内不能杂用声母、韵母相同的四声各字。比如梁简文帝诗:\"轻霞落暮锦,流火散秋金。\"\"锦\"与\"金\"的声母、韵母均相同,只是声调不同,这就是正纽的毛病。

由永明体引领的古典诗歌艺术技巧上的变革,标志着我国古代诗歌从原始自然艺术——\"古体诗\",开始走向人为艺术——\"近体诗\"。因此,它也就成为近体诗形成的前奏,是人为艺术发展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今天流火病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流火病图片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www.yujiaowang.com鱼胶网站。

鱼胶花胶价格行情分享,本文链接:http://www.yujiaowang.com/zbys/4098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42981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