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肺炎
最新版肺炎喘嗽(毛细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1]、《中医儿科学》(新世纪第四版)(马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2]肺炎喘嗽(TCD编码:BEZ020)的诊断标准。
(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痰鸣等症。或有轻度发绀。
(2)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发绀加重。
(3)好发于2岁以下小儿,多数在6个月以内,禀赋不足患儿,常病程迁延,部分可发展为哮喘。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15年3月)[3]毛细支气管炎(ICD-10编码:J21.902)的诊断标准。
(1)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峰值发病年龄为2~6月龄。
(2)在我国南方流行高峰主要在夏秋季,而在北方则发生在冬春季。
(3)早期呈现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鼻部卡他症状、咳嗽、低至中等度发热(>39℃高热不常见),1~2d后病情迅速进展,出现阵发性咳嗽,3~4d出现喘息、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发绀,5~7d时达到疾病高峰。其他常见症状还有:呕吐、烦躁、易激惹、喂养量下降,<3个月的小婴儿可出现呼吸暂停。
(4)体征:体温升高、呼吸频率增快、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性啰音,严重时可出现发绀、心动过速、脱水、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及鼻翼扇动等表现。
(5)辅助检查:
① 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建议在疾病早期(最初72 h内)或有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危险因素的患儿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
② 胸部X线检查:肺部过度充气征或斑片状浸润阴影,局部肺不张,支气管周围炎。
③ 周围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可增多。
④ 鼻咽抽吸物病原学检测:病原检测方法包括抗原检测(免疫荧光法、ELISA和金标法)、PCR、RT-PCR等方法。RSV、流感病毒A和B、腺病毒等病原谱的检测有助于预防隔离。
⑤ 患儿如果出现下列情况,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有脱水征象时需要检测血清电解质;当体温>38.5℃,或有感染中毒症状时需做血培养;重症、尤其是具有机械通气指征时需及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儿科学》(新世纪第四版)(马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2]
1.急性期
(1)风寒闭肺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气喘,痰多,喉间喘鸣,鼻流清涕,咽不红,舌淡红,苔薄白,指纹浮红。
(2)风热闭肺证:发热恶风,咳嗽气喘,痰鸣鼻煽,鼻塞涕黄,咽红,舌质红,苔薄黄,指纹紫红于风关。
(3)痰热闭肺证:咳嗽痰多,喉间痰鸣,呼吸急促,发热烦躁,口唇发青,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于风关。
2.恢复期
(1)肺脾气虚证:咳少痰多,痰鸣不消,咳嗽无力,动后稍喘,神疲倦怠,面色少华,自汗纳差,大便稀溏,唇舌淡红,指纹淡红
(2)阴虚肺热证:低热不退,咳嗽少痰,动后稍喘,盗汗,面色潮红,唇红,舌红少津,舌苔花剥、苔少或无苔,指纹紫。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急性期
(1)风寒闭肺证
治法:辛温宣肺,化痰降逆
①推荐方药:华盖散加减,炙麻黄、杏仁、荆芥、防风、桂枝、制半夏、莱菔子、白芥子、地龙、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②推拿疗法:揉天突、搓摩胁肋、推揉膻中、运内八卦、揉肺俞、清肺经、推三关、揉外劳宫等。
③灌肠疗法:服药困难小儿,可选用疏风散寒,化痰平喘中药随证加减后保留灌肠。
④穴位贴敷:选用地龙、炙麻黄、白芥子、胆南星等药研细末,生姜汁调糊,敷肺俞穴等,每日1次,每次约10分钟,出现皮肤发红为止,连敷3日。
(2)风热闭肺证
治法:辛凉宣肺,降逆化痰
①推荐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生石膏、杏仁、甘草、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薄荷、牛蒡子、地龙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②推拿疗法:揉天突、揉丰隆、搓摩胁肋、揉定喘、推揉膻中、运内八卦、揉肺俞、揉内劳宫、推小横纹、清肺经、清天河水等。
③灌肠疗法:服药困难小儿,可选用疏风清热,化痰平喘中药随证加减后保留灌肠。
④穴位贴敷:薄荷、麻黄、白芥子等研细末,生姜汁调糊,敷肺俞穴等,每日1次,每次约10 min,出现皮肤发红为止,连敷3日。
(3)痰热闭肺证
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①推荐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炙麻黄、石膏、杏仁、甘草、葶苈子、鱼腥草、瓜蒌仁、桑白皮、黄芩、地龙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②推拿疗法:清肺经,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定喘,揉天突,分推膻中,揉乳旁、乳根,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推脊,推涌泉等。
③灌肠疗法:服药困难小儿,可选用清热涤痰,泄肺定喘中药随证加减后保留灌肠。
④穴位贴敷:大黄、芒硝、大蒜各15~30g,调成膏状,纱布包,敷贴肺俞、啰音明显处,每日1次,如皮肤未出现刺激反应,可连用3~5天。
2.恢复期
(1)肺脾气虚证
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化痰
①推荐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制半夏、五味子、麦冬、山药、炙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②推拿疗法:补脾经,补肺经,运内八卦,推揉膻中,揉脾俞,揉天突,揉定喘,揉肺俞,按揉足三里等。
③灌肠疗法:服药困难小儿,可选用健脾益气,宣肺化痰中药随证加减后保留灌肠。
④穴位贴敷:党参、炒白术、白芥子等研细末,生姜汁调糊,敷肺俞穴等,每日1次,每次约10分钟,出现皮肤发红为止,连敷3日。
(2)阴虚肺热证
治法: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①推荐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北沙参、玉竹、麦冬、天花粉、扁豆、桑叶、玄参、贝母、生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②推拿疗法:补脾经,清肺经,清天河水,揉二马,揉按足三里,推涌泉,揉肺俞,揉脾俞等。
③灌肠疗法:服药困难小儿,可选用清热宣肺,养阴益胃中药随证加减后保留灌肠。
④穴位贴敷:北沙参、炒白术、白芥子等研细末,生姜汁调糊,敷肺俞穴等,每日1次,每次约10 min,出现皮肤发红为止,连敷3日。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1.中药敷胸疗法:白芥子末、面粉各30g,加水调和,用纱布包后,敷贴胸背部,每日1次,每次约15 min,出现皮肤发红为止,连敷3日。适用于痰多、两肺啰音经久不消者。
2.中药离子导入:选择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中药,将药物浓煎备用。每次取药液50~100 ml浸入治疗垫,置于肺俞、定喘、膻中等穴,通过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导入,使药物通过皮肤直接浸透和吸收。适用于6个月以上患儿,每日1次,每次10 min。
3.耳穴贴压:选穴肺、气管、交感、神门等以助止咳平喘,减轻症状。
4.捏脊疗法:提捏背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每日1次,每次3~5 min,以达到调理脏腑,增强体质,防止反复外感诱发喘息发作。
5.针刺疗法:主穴:尺泽、孔最、列缺、合谷、肺俞、足三里。根据不同证型选取配穴,一般快速进针,行平补平泻手法,捻转或提插,不留针。
(三)西医治疗
参照《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15年3月)[3]。
毛细支气管炎的基本处理原则包括监测病情变化、供氧以及保持水电解质内环境稳定。
1.监测病情变化,对处于疾病急性期的住院患儿,运用脉搏血氧监测仪进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
2.保证呼吸道通畅,保证足够的供氧。
3.保证足够碳水化合物供应
4.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剂:β2受体激动剂:可以试验性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联合应用M受体阻滞剂。尤其是有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家族史时。
(2)糖皮质激素:不推荐常规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选用雾化吸人糖皮质激素治疗。喘憋严重时可加用。
(3)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住院患儿在严密监测下试用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时,使用前可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使用中若患儿咳喘加重需立即停用,并注意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4)抗菌药物:除非有合并细菌感染的证据,否则不作为常规使用。
(5)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帕利珠单克隆抗体(palivizumab):帕利珠单克隆抗体可推荐应用于有发生重症风险的高危儿的预防,如早产儿、合并有慢性肺部疾病或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四)护理调摄要点
1.室内通风,保持安静,尽力避免患儿烦躁、哭闹。
2.细致观察并随时评估病情变化情况:进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
3.保证呼吸道通畅,保证足够的供氧:海平面、呼吸空气条件下,睡眠时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88%,或清醒时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者有吸氧指征。给氧前宜先吸痰清理气道、摆正体位,以保证气道通畅。
4.保证足够碳水化合物供应:患儿若能正常进食母乳,应鼓励其继续母乳喂养,若患儿呼吸频率大于60次/分,且呼吸道分泌物多、容易发生吐奶呛奶导致误吸时可考虑鼻胃管营养摄入,必要时予以静脉营养。
5.控制钠、水摄入,输液时避免速度过快、液体量过多,以防止增加心脏负担。
三、疗效评价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1]。
(一)评价指标
1.主要症状:发热、咳嗽、痰鸣、喘促四大主症的改善情况;
2.体征:肺部啰音改善情况;
3.理化指标:X线胸片阴影吸收情况。
(二)疗效判断
临床痊愈: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咯痰、喘促主症消失,其它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肺部体征消失或X线全胸片阴影明显吸收。
显效: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咯痰、喘促主症及其它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肺部体征明显好转。
有效:发热、咳嗽、咯痰、喘促主症减轻及肺部体征好转。
无效:发热、咳嗽、咯痰、喘促主症及肺部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其他临床症状也多无改善或加重。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87-288.
[2] 马融.中医儿科学(新世纪第四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76-82.
[3]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3):168-171.
牵头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
牵头人:李岚(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要完成人:
李岚(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冀晓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吴芳(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阮利仙(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刘德新(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声明:内容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
编辑:竹叶
审核:虫哥
今天毛细支气管肺炎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后,是否找到相关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请关注www.yujiaowang.com鱼胶网站。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42981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