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氢走廊,如何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添动能?
6月20日至23日,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开展川渝能源保障一体化建设专题调研。
调研中,代表们先后前往华能重庆两江燃机电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三峰御临环保发电有限公司、隆昌气矿圣灯山气田、东方电气集团等地,深入了解川渝两地天然气发电、风力发电、垃圾焚烧发电、氢燃料电池生产等情况,并在成都召开座谈会,听取两省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有关情况的汇报,部分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此次专题调研是2021年12月召开的川渝人大第三次联席会议上确定的合作事宜之一。在今年3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四川代表团和重庆代表团共同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川渝能源保障一体化建设的建议。目前,国家发改委会同工业信息部、科技部、能源局等七部委正在积极承办。
川渝能源保障一体化建设中,成渝氢走廊的打造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中央作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部署之后不久,“氢走廊”的打造即进入川渝两地视野。如今,技术突破如何?场景应用示范如何?未来打造的空间如何?带着问题和思考,代表们一路走一路问,并为成渝氢走廊的未来画卷给出了相关建议。
技术突破和场景示范
在成都的街头,有一种特别的公交车。它们的排气管没有“黑尾巴”,因为实现了清洁排放;它们不进加油站,而是进加氢站;坐在车内听不到发动机的轰鸣声,取而代之的是安静的乘车环境……这就是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公交车。
这些公交车发动机所用的氢燃料电池,是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东方电气集团是此次调研的重要点位之一。作为国内率先走上自主研制氢燃料电池之路的企业,集团目前已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产品体系,可提供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膜电极、电堆、燃料电池系统、测试系统、燃料电池电站、燃料电池车辆动力总成方案,实现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并拥有西部唯一一条年产能1000套燃料电池的自动化产线。
“它在发电过程中只产生水,噪音也小,是清洁高效的新型发电产品。”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光有介绍,氢燃料电池是通过氢气的电化学反应来发电的设备。
目前,装载着东方电气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200辆公交车已经在成都市郫都区、龙泉驿区累计运行超过1500万公里,载客近2000万人次,平均氢耗在同等级别车辆里为全国最低。
“氢燃料电池车的安全性已经经过了验证,目前最‘年长’的车辆已经运行4年半,还没有出现过一次安全事故。”谢光有表示。
“里程焦虑”是很多锂电池电动车车主面临的一大困扰。锂电池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续航能力差异明显,充电时间更是漫长。而氢燃料电池车,加注氢气仅需几分钟,续航里程便可达到一般电动车的2~3倍。谢光有认为,未来市内短途运输或以锂电池电动车为主,而距离越长就越适合氢燃料电池车。目前,氢能源电池技术已应用于公交车、客车、物流车、重卡、环卫车、混凝土运输车、渣土运输车等多种车型。
共同打造成渝氢走廊,多地已发力
除了成都,东方氢能还在德阳、攀枝花、内江、潼南等川渝地区布局制氢-加氢基础设施。
企业的布局,敏锐嗅到了政策的趋势。在“双碳”目标下,氢能是一条重要赛道。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50年,氢能产业链年产值有望实现约12万亿元。
根据成渝氢走廊的建设规划,将以成都、重庆为核心打造技术研发中心和示范应用中心,并围绕“双中心”及重要节点城市,构建以绿氢为主的氢能基础设施网络,创建以中远途、中重型商用车为引领的示范应用场景,辐射带动氢能在发电、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打造立足成渝、辐射西部的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高地、应用广地、可再生绿色氢源供应基地。
以成都、重庆为核心枢纽城市,串联节点城市,形成一条氢能创新、应用、供应的走廊,将为区域的高质量发展输送强劲动能。
值得关注的是,成都、重庆、内江等城市都已发力。
去年12月,《中共四川省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正式印发,其中提到将支持成都打造“绿氢之都”。在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成都提出要聚焦绿色氢能等“新赛道”,开展重点项目靶向引育,加快推动一批高能级项目落地发展,着力在“新赛道”打造竞争新优势。
重庆九龙坡区作为“成渝氢走廊”起点之一,正聚力打造“西部氢谷”,目前已集聚德国博世、庆铃汽车、国鸿氢能等头部企业,涵盖氢能源商用整车及燃料电池8大关键核心产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配套体系。
重庆涪陵区正以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储氢装备为重点,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围绕制氢、提纯、储存、运输、加氢站建设、加注、氢能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等产业环节,加大引育力度,不断完善氢能产业链条。
此外,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和天然气制氢是碳排放最低的两种制氢方式,此次调研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引领重庆的风电产业链,被业内人士认为有着突出的供应优势。
作为“成渝氢走廊”重要节点,内江工业副产氢资源丰富,年产焦炉煤气超过14亿立方米,理论上可制氢7000万公斤以上。“现已成功打造西部首条氢燃料电池重卡示范线,开通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线,正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物流车等项目建设。”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陈朗介绍。
代表建议
联合争创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毫无疑问,氢燃料电池汽车被视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也是氢能源最易落地、最重要的应用场景。
成渝氢走廊前期主要是在物流领域的推广应用,这也意味着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氢能源应用中的核心定位。四川省经信厅副厅长伍定曾对此解释称,成渝氢走廊是根据双方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旨在推动两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他指出,成渝将推进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积极联合争取进入国家第二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
汽车是川渝两地重要的支柱型产业,两地现有汽车整车企业45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达1600多家,年产值超过6000亿元,2021年两地汽车产量全国占比超过10%,市场潜力巨大。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加速转型中的两地整车产业互补性非常强,各具优势。
零排放,是氢燃料电池车最大的优势。繁忙的成渝交通干线之间,如果大量物流车辆都换成氢燃料电池车,将带来多大的想象空间?
去年11月,“成渝氢走廊”启动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首发仪式在重庆九龙坡区及四川成都、内江三地同时举行。
今年2月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提出:
打造绿色低碳制造业集群,以成都—内江—重庆发展轴为重点,共同打造“成渝氢走廊”共同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产品性能、扩大示范运营、构建安全标准体系,优化川渝地区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
“建议编制川渝新型储能发展规划,把新型储能产业作为能源新业态,纳入战略新兴产业,高起点谋划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重庆市全国人大代表黄玉林表示。同时,黄玉林建议,联合开展不同场景新型储能应用示范,以共建成渝氢走廊为应用场景,加大制氢、储氢、加氢、氢燃料电池等全方面合作,联合争创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陈朗同样建议支持成渝地区纳入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陈朗表示川渝两地拥有丰富的风光水资源和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发展氢能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请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地方充分利用工业副产氢资源,发展氢能制备以及下游关联产业,并在项目资金、扶持政策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重庆市全国人大代表张兴海关注到,在新能源汽车急需的清洁能源方面,包括水电、风电等绿电提供的电能、电池以及氢能等,四川优势非常明显,是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他认为,川渝两地若以清洁能源一体化为抓手,强链补链,优势互补,增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面的全面合作,确保新能源汽车由电池到使用均采用绿电,同时协同推进氢能等其他清洁能源的研发及利用,必将为区域内形成优质且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
事实上,成渝氢走廊的建设正加速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氢能供给、装备制造、应用场景建设等发展。未来,这一川渝合作的重磅项目,将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在川渝两地形成产业集聚发展的虹吸效应。
这样的未来,值得期待。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原标题:成渝氢走廊,如何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添动能?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42981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