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搬进地头 实践无缝对接

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二小学红旗分校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学校积极挖掘资源,建设了“实践苑”劳动实践基地。学生在“实践苑”中接受锻炼、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深刻领悟了劳动的意义。

从“书本”到“实践”

在“实践苑”科学课堂上,老师每次讲解植物知识,学生们都听得很专心、记得认真。为加深对植物生长环节的理解,学生们在听、记的同时,有的拿着种子,有的拿着块茎,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学校每周安排一课时开展劳动教育。在“实践苑”劳动实践基地中,划分了班级劳动责任区。

从“课堂”到“田间”

学校将劳动教育和二十四节气、农谚文化结合起来,开展“植物伴成长”劳动实践,实现了“课堂”到“田间”的对接。在清明节前后,带领学生走进“实践苑”进行培土、栽植西红柿、辣椒、番茄、菠菜等。老师示范并指导学生们挖渠开沟,学生亲手实践播撒种、栽苗。通过劳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栽培知识,还学会了观察与合作,形成初步的劳动责任意识。

从“被动”到“主动”

每周上劳动教育课时,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实践苑”。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引下,学生们看到小苗缺水,立刻拿上水盆接水浇灌;看到地里有杂草,及时用铲除草;看到地面因浇水结了板块,就用小铲、锄头松土,保墒;看到西红柿苗过高结西红柿小果被压弯后,和老师一起插杆、搭架、固定,让小果脱离地面;看到下的种子没有发芽,及时进行补种。

看着西红柿、辣椒、茄子一天天开花结果,幼芽破土长出新叶,青菜长得郁郁葱葱,桃子挂满枝头硕果累累。学生们喜在心上,感受到劳动无比幸福。

在培育过程中,学生认识了各种蔬菜和植物,也认识了果蔬的生长过程及相关知识,学到不少课本中无法学到的知识。

从“期望”到“收获”

进入夏季,“实践苑”中菜蔬和水果开始陆续成熟。每当学生摘下果子品尝时,喜悦之色流露脸颊,幸福感由心而生。学生们看着自己栽植的番茄、辣椒一天天长大,内心充满了成就感。通过亲身经历劳动过程,学生们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采访中,该校校长窦增强说,学校将书本知识和劳动教育相融合,课堂搬进了“地头”,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课堂”到“田间”的无缝对接。学生学到了生活的技能,生存的本领,体验到了生命的价值。 本报记者 孟琳


鱼胶花胶价格行情分享,本文链接:http://www.yujiaowang.com/xw/3472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42981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