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模拟芯片降价去库存 供需已扭转?
本报记者 李玉洋 李正豪 上海报道
一则关于全球模拟芯片龙头德州仪器(TI)的传闻,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来自国内元器件分销行业的消息显示,德州仪器日前已通知客户,今年下半年供需失衡状况将缓解。此前,业内还传出德州仪器部分芯片价格最近两月已大跌八成。
以德州仪器一颗电源管理芯片TPS61021ADSGR为例,其于2021年5月涨至最高价每颗45元后开始降价,国内元器件分销商一名市场人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当前该芯片的价格已降至每颗“五六元”。而在一些采购网站上,记者看到该芯片现货价格最低跌至每颗1元。
对于市场传闻以及部分芯片价格下跌的情况,德州仪器中国方面回复记者称,相关报道中所提及的“TI就此类信息通知客户”的表述不属实,“公司不臆测市场对芯片的需求或者供应短缺何时会发生变化。欲了解公司产品最新的价格,可通过官网进行查询”。德州仪器方面还表示,有时候一些未经授权的贸易商会从市面上获得公司产品并进行转售,上述消息中所提及的价格信息可能来源于这些途径。
通过德州仪器中国官网,记者查询到上述电源管理芯片1000个起批的单价为0.387美元(约合人民币2.56元),由于只显示当前的价格,所以无法得知该芯片近段时间的价格变化。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醒,开放的采购网站并不都是芯片原厂认可的销售渠道,这些开放市场的价格易受某些因素影响,导致价格大涨或暴跌。模拟芯片用来产生、放大和处理各种模拟信号,种类细且繁多,包括模数转换芯片(ADC)、放大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作为模拟芯片“一哥”,德州仪器的举动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针对部分芯片的此次操作是否意味着曾经最为紧缺的模拟芯片已开始大规模去库存,芯片行业的“涨价浪潮”将告一段落?
对此,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曾冠玮表示,因电子产品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家电等需求平淡,因此低规格、交期短的模拟IC(集成电路)将达到供需平衡,导致价格波动;而工控、车用市场需求仍良好,齐套式、电压精度、温控、可靠性要求高的模拟IC供需仍然吃紧,产品定价不至于大幅松动。
部分产品价格下挫
用于处理自然界温度、声音、图像等模拟信号的模拟芯片,根据不同用途,大体可分为通用模拟芯片和专用模拟芯片,前者又包括电源管理、信号放大、数据转换等,后者则用于汽车、消费电子产业和工业等。
“模拟IC根据功能,可分为讯号转换、放大器、接口、电源管理等,应用相当广泛,目前在芯片产业中需求仍强劲。”曾冠玮表示。
自2020年下半年全球“缺芯”爆发以来,模拟芯片出现严重缺货,价格也一度水涨船高。尤其是在模拟芯片中占比最大的电源管理芯片,更是严重供不应求,成为半导体市场抢手的品类,比如前述的TPS61021ADSGR,就是一款应用于电池供电类物联网设备、游戏控制、温控器等领域的电源管理芯片。
根据电子行业媒体芯世相的统计数据,此轮通用消费类模拟芯片价格下跌幅度较大,不少降至常态价,一款降压-升压转换器芯片TPS63070RNMR去年最高涨至每颗90元左右,此后价格整体趋于下降(去年底又有一次浮动涨价),目前价格从两位数降到接近个位数。
除了PMIC(电源管理芯片),芯世相的统计还显示,通用运放LM358也出现了降价,目前已降至约每颗0.1元,接近以往每颗0.06元的常态价。除了消费类模拟芯片,今年年初经历过暴涨的汽车类PMIC TPS7B7702QPWPRQ1芯片,一个月前还是每颗七八百元的高价,现在每颗一两百元就可以拿到。但相对而言,专用模拟芯片仍保持在高价状态。
另据电子元器件混合型分销商Quiksol的现货市场报告数据,5月份德州仪器的需求降低,OEM(原始设备制造商)过剩和市场库存不断增加,市场价格趋于稳定,消费芯片和驱动芯片现在不再短缺,但是德州仪器的汽车芯片和MCU(微控制单元)仍然短缺,比如TPS7A6650QDGNRQ1芯片,市场价格仍然在每颗100美元左右徘徊。
同时,有分析人士指出,消费类电子产品砍单引发的产业链震动已传导至分销市场,DDIC(显示驱动芯片)、消费类MCU等芯片难逃冲击,清库存、抛货等现象不只是发生在电源管理芯片上,一部分德州仪器分销商面对陆续到货的芯片以及持续跌价的压力,虽然抛货抛得很急,但客户需求几乎是一潭死水。
那么,通用模拟芯片“降温”是暂时现象还是长期现象?对此,半导体研究机构芯谋研究分析师王立夫表示,模拟芯片细分赛道太多,是否降温目前难下判断,还得看具体产品。
曾冠玮也持有类似观点。“模拟IC虽然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供需平衡可期,但不同应用仍有不同情况。”曾冠玮指出。电子创新网CEO张国斌也认为:“目前市场不确定因素太多,长期趋势很难预测,只能看短期趋势;从今年上半年市场看,短期来看除了汽车芯片,其他芯片都有需求下滑的倾向,深圳已经有一些贸易商在抛货,所以短期价格下调比较明显。”
IDM是最好模式?
IC Insights报告,2021年德州仪器以141亿美元的销售额稳居全球模拟IC供应商之首,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9%,其次为亚德诺(ADI)占比12.7%,思佳讯(Skyworks)占比8%,英飞凌(Infineon)占比6.5%,意法半导体(ST)占比5.3%。
作为全球模拟芯片龙头厂商,德州仪器模拟芯片产品型号累积达到十几万个,即使是通用型号也有几万个。值得注意的是,德州仪器一直采用IDM(整合原件制造商)模式。
芯谋研究认为,芯片设计公司Fabless(无晶圆厂)想要转型IDM主要有两点诉求,一是自建Fab(制造厂)可以解决产能紧张时期小体量Fabless产品的产能问题;二是自建Fab可以灵活应对产品需求的快速变化,从设计和Fab两头并进提升研发效率。
在安靠原中国总经理、现广东芯聚能CEO周晓阳看来,在数字/逻辑集成电路方面,IDM没有办法竞争得过专业分工(模式),而在存储器和模拟/功率半导体方面,IDM截至目前还是最好的商业模式。
事实也确实如此。除了市场需求下滑,产能上升也是这次模拟芯片大厂降价的原因。德州仪器此前投资300亿美元扩建四个新厂,今年下半年就有一座工厂开始量产,明年初还会再增加一座量产工厂,上述降价行为也可能是为其(释放产能)铺路。
“全球以TI为首的前十大模拟IC公司大部分是以欧美IDM为主,凭借其产品组合多元化以及优质的成本结构,选择部分中低端产品大幅降价促销,其目的主要是降低目前高库存水位,刺激市场需求,并以超低价格逼退竞争对手,抢占市场。”CINNO Research半导体事业部总经理Elvis Hsu说。
“从抛货这个行为上说,就是市场疲软,存在库存的时候大家都在抛货,不只是国际厂商,国内厂商也抛货。”张国斌认为,这就像手机厂商对2021年乐观的预测,导致现在形成库存,于是砍单,这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据了解,我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规模比例超过50%,但这块蛋糕主要被德州仪器、亚德诺、英飞凌等国外大厂所享有。
受到美国加息缩表以及半导体行业全球投资热情下降影响,国产模拟芯片领域上市公司圣邦股份(300661.SZ)在6月13日、14日连续两个交易日下挫,股价盘中最低跌至235.58元/股。
不过,下行市场中也正孕育着机会。比如从模拟芯片中的信号链芯片起家的纳芯微(688052.SH),于今年4月22日成功登陆科创板,其主营业务包括集成式传感器芯片、隔离与接口芯片、驱动与采样芯片三类。当前纳芯微2020年数字隔离类芯片全球市场占有率仅5.12%,在个别细分领域具备一定的市场地位。不过,国内模拟芯片领域尤其是高端产品自给率仍较低,这其实正是类似纳芯微的中国厂商的机遇。
芯谋研究认为,对于中国芯片厂商而言,国内产业的高效有序发展,更应该依赖于产业链的协同,而非单打独斗,越是在资源有限的时候,越要注重产业的结构性建设,以及符合产业的发展趋势与规律,而非解决一时问题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42981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