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家A股公司涉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较去年同期增加近2倍

日前,海量数据(603138.SH)发布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陈志敏、朱华威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持股变动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及限制期交易,证监会决定对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立案。

除海量数据外,近期包括ST美盛(002699.SZ)、空港股份(600463.SH)、ST新海(002089.SZ)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均因信披违规问题遭监管立案调查。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查询同花顺数据发现,截至17日发稿,在证监会今年已公布的18份行政处罚决定中,有8份涉及信披违规,占比近半。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44家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中有35家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调查,占比近八成。

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特告诉第一财经,自新《证券法》实施以来,信息披露要求更加细致严格,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信披监管力度也明显加强,这对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及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信披违规立案数量激增

记者了解到,截至17日,今年以来已有44家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21年同期这一数据为21家。而今年有35家公司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较去年同期(12家)涨了近2倍。

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律师厉健分析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主要类型有未按时披露定期报告、业绩预测不准确或不及时、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性陈述、未及时披露重大事项、隐瞒关联交易或巨额资金占用等。

从今年被立案的公司来看,有多家公司因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披露2021年年报,给企业造成了明显的不利影响。如退市环球(600146.SH)、退市济堂(600090.SH)、邦讯退(300312.SZ),这3家公司由于年报“难产”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目前正处于退市整理期。

业绩“变脸”也是监管关注的信披违规类型之一。如延安必康(002411.SZ)曾于去年10月在业绩预告中表示,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9.5亿元至10亿元,但在时隔半年后,公司却修正为亏损7.8亿元至8.8亿元;ST中捷(002021.SZ)此前也预计公司2021年或将盈利2000万元至3000万元,但在今年4月,该公司大幅下修业绩预估,预计去年亏损5.05亿元至5.3亿元,两只股票都出现了预盈变巨亏,并引发监管关注。

除了业绩预测不准确,信披虚假、误导性陈述也是常见的信披违规手段。以*ST奇信(002781.SZ)为例,据相关媒体报道,该公司在上市前部分合同名为自营实则挂靠,同时部分项目合同金额和实际施工金额存在巨大差异。一系列操作之下,*ST奇信财务数据疑点丛生,在6次申请延期回复关注函后,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另外,资金占用等问题也是信披违规的“重灾区”。譬如日前被证监会立案调查ST美盛,该公司就曾因控股股东违规占用资金被风险警示;生物谷(833266.BJ)也曾因涉嫌控股股东资金违规占用、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股权质押等问题多次被监管问询,成为北交所开市以来首个被立案调查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出现信息披露违规的动因是多方面的。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信披违规主要是出于掩盖其本身存在的经营问题,或企图通过发布虚假消息而做高股价。公司通过信披违规维持较高的估值水平,可以以较高的估值获得融资,或以较高的价格抵押股份,甚至套现。另外,部分中介机构也存在把关不严、丧失执业操守等行为。

在此情况下,强化信披监管至关重要。张特向记者表示,随着监管趋严,治理不规范或出现财务造假等绩差公司、问题公司的退市风险提高,市场优胜劣汰效应显现,有利于资本市场的自我净化。

信披违规“强监管”持续

近年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持续加强。数据显示,2018至2020年,被监管机构处分的信披违规相关事项数量分别达到779起、732起、931起,到了2021年,关于信披违规处分的相关事项更是突破1000起。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未及时披露重大事项”是近年来最多的信披违规事由,仅去年涉及该项的违规数量就高达700多起。其中,盛屯矿业(600711.SH)、温氏股份(300498.SZ)、飞利信(300287.SZ)减持信息未及时披露披露,彩虹股份(600707.SH)、东方园林(002310.SZ)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等,均是监管关注的典型案例。

此外,还有*ST德威(300325.SZ)、舍得酒业(600702.SH)、大有能源(600403.SH)等公司因关联方资金占用、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或不及时等问题收到公开谴责、纪律处分等处罚。

虽然多数信披违规事项不涉及罚款,但这些负面信息也给上市公司带来不小的影响。2021年12月9日,江特电机(002176.SZ)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遭证监会立案,次日江特电机股价开盘即跌停;鹏欣资源(600490.SH)于2021年9月26日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随后连续4个交易日遭遇跌停板。

2021年,监管机构开出涉及罚金的罚单有77单,其中乐视网(300104.SZ)、九鼎集团(430719.NQ)、华晨集团(01114.HK)和ST柏龙(002776.SZ)的被罚金额均超过1000万元。其中,证监会对乐视网的罚款合计2.41亿元,对贾跃亭合计罚款2.41亿元,加上其他责任人的罚款,总共罚没金额约为4.84亿元,成为近年来因信披违法违规被行政处罚金额最高的一单。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是新《证券法》实施以来的首个完整年度,全年有3家上市公司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开出5000万元以上的大额罚单,远高于往年的最高罚款记录。

张特认为,自新《证券法》实施以来,信息披露要求更加细致严格,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信披监管力度也明显加强,信披违规处置案例显著增多,正体现出市场监管水平和监管效率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严监管持续加码,不过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那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如何提高?压实相关主体信息披露责任是关键所在。张特认为,上市公司应将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位,严抓流程管理和信息披露方面的管控,扎实做好信披工作。

中介机构也应发挥好“看门人”作用。盘和林指出,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的信披工作具有引导、监督作用,只有对中介机构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信披的真实、准确、完整进行核查验证,督促提升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才能让企业信披更加规范,让信披质量更高,让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更少。

同时,厉健从市场角度分析,提高信披质量还需要“双管齐下”。一是证交所、证监部门加强监管,对信披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及时作出自律管理措施、行政处罚;二是投资者要学会依法维权,上市公司等因信息披露违法导致投资者权益受损,投资者可以依法起诉索赔,索赔范围包括投资差额、佣金、印花税损失等。不过,在证监会尚未处罚的情况下,由于投资者举证比较难,重大性和因果关系等认定比较难,投资者要谨慎起诉,建议事先咨询专业律师。


鱼胶花胶价格行情分享,本文链接:http://www.yujiaowang.com/xw/3418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42981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