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张立钧:数字化进程提速带来数据交易流通新机遇
南方财经全媒体 记者李润泽子 实习生刘子怡 广州报道
数字经济时代,推进数据资产化,成为了充分激发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方式。近日,2022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据流通交易与市场培育论坛”于线上举办,与会嘉宾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数据价值、流通交易等议题展开研讨。
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提出规范培育数据交易市场主体,发展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稳妥探索开展数据资产化服务。
我国数据资产估值定价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如何?企业如何创新构建具有数据要素化、资产化特征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各地尝试有哪些值得推广?对此,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下称:南方财经)专访了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及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张立钧。
张立钧表示,关于数据资产估值,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一方面要做到合法合规,在国家安全、商业集体、个人隐私等各层面做好保护措施;另一方面要加大相关机制体制建设,不断实现技术创新突破,并加强在商业模式、交易模式及评估模式上的探索。
探索数据估值与定价标准
南方财经:目前我国关于数据资产估值定价的现状如何?
张立钧:关于数据资产定价,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方法及标准,多方仍在探索。目前,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主要采用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等传统定价方法。但由于数据资产的特殊性,其更接近无形资产,所以对数据资产的估值定价模式应有所创新。例如,可以采用“数据势能”模型和期权定价等创新模式。
南方财经:市场有何发展的需求?应如何构建合理有序的数据资产估值定价体制机制框架?
张立钧:21世纪是数字化的时代,尤其在疫情之后数字化进程加快,而数字化的重要基础是数据。在市场发展的需求方面,要充分释放数据的要素价值,就必须打破阻碍,加强数据的交易和流通。大数据时代,市场主体需要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决策,但单一的市场主体及机构又无法拥有全方位的数据,因此数据的交易流通愈发重要。
对于如何构建数据资产估值定价的体制机制架构,应首先完善顶层设计,明确战略发展目标;其次,基于目标,围绕数据的开发、应用、治理、架构、安全等各方面制定具体措施。同时,也应加强数据文化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和考核机制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南方财经:我国数据交易平台当前发展如何?
张立钧:事实上,我国大部分数据交易平台发展情况并未达到建立之初所设定的目标,整体交易规模非常小。数据显示,在数据交易市场中,场内交易量占比不足5%。
而造成数据交易平台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由数据特有属性所造成的数据流通与安全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由于数据具有便捷性和可复制性,其复制成本低乃至无需成本。当前,我国数据的产权问题仍未解决,当前还存在着数据权属、收益分配规则等诸多问题。这导致数据交易双方的互相不信任。同时,数据流通与安全难以达到平衡状态,交易双方更倾向于采取点对点的方式进行直接交易。此外,数据估值与定价存在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也影响到了我国数据交易平台的发展。
因此,为了破除困境,我认为交易所和各参与方应首先明确自身定位。数据交易所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交易所应当扮演公益属性的中介角色,其他参与者则扮演具备商业属性的数商角色。例如,上海数据交易所扮演的就是赋能服务的角色,其不供数据或资金,而是做好行业的准公共服务平台。另一方面,还应继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支持,推动数据文化建设,继续探索诸如数据确权等关键问题。
打破地域限制形成统一标准
南方财经:企业应该如何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打通数据获取、加工处理、存储开发,利用各个环节,从而促进创新和及提高效率?
张立钧:企业首先应制定数据战略,建立数据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从全局角度去构建数据视图;同时,统筹协调企业整体,打破数据壁垒,做好数据整体的规范与协调。
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具备有效的数据治理机制以及数据中台搭建的能力,即实现内部从数据资源的开发、治理,到数据资产的沉淀、流通和共享,最后到数据中台化的能力。这能有效支持企业各项业务展开不同层次的数据分析及使用,从而对企业数据库中的整体数据资产实现由低到高的价值提炼,最后有效地量化及评价价值提炼的成果,形成企业自身的数据价值体系。
此外,企业应在打破“数据烟囱”的基础上,通过算法模型对全企业数据进行统一的深度加工,从而打造数据价值挖掘的能力,为企业充分利用数据要素进行创新提供有力的抓手。
南方财经:如何看待各地在数据资产管理制度方面的探索?
张立钧:实际上,围绕着数据资产领域,全国不少地区都有所探索,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贵阳相对走得较快。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近几年一直在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的路径,例如在6月1日实施的《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中所提到的首席数据官、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等创新举措,可以说是在数据资产管理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需要指出的是,各地在数据资产方面的探索也颇具地方特色。例如上海希望打造区域示范标杆,推动长三角区域数据市场的形成;以广州为代表的大湾区,在数据资产凭证等方面的创新,推动了数据资产市场化的进程。
未来,数据资产应当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交易流通。而这些已有的有益实践也可以在全国进行推广,为数据要素市场健康运行提供经验。希望在地方探索和创新的基础上,数据资产的交易与流通能形成统一的全国性乃至全球性标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42981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