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如何走进大学校园?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科幻类课程就开始进入美国的高校。1953年,山姆·莫斯科维茨(Sam Moskowitz)在纽约城市学院开设了一门科幻课程,这大概是最早出现在高校中的科幻课程。

莫斯科维茨虽然写过一些科幻作品,但主要身份是一位科幻编辑与科幻史的研究者。早在1950年,他就曾应邀到纽约大学的一个文学课程中讲授科幻小说的发展历史。几年后,一位叫弗雷泽的科学家朋友告诉他,纽约城市学院正在寻找一个有很强科幻背景的人来讲授科幻方面的课程。因为莫斯科维茨没有大学学位,最终以他和弗雷泽联合申请的方式,在学校通过了开课申请。课程持续时间为12周,每周二讲授一次,每次一小时四十分钟,不计入学分。从内容上看,它主要是讲授科幻小说写作方面的技巧,学生需要提交一篇科幻小说作为课程作业。由于莫斯科维茨与众多科幻作家的亲密关系,课程中邀请到了阿西莫夫、罗伯特·谢克里、海因莱因等众多顶尖科幻作家来作讲座。

中美大学科幻类课程的差异

该课程大致持续到了1957年。在其后,科幻类课程开始在美国的高校中涌现出来。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贝洛伊特学院都紧接着开设了科幻课程。第一个在教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力的科幻课程产生于1962年,它是马克·希尔莱加斯在科尔盖特大学开设的。1971年,杰克·威廉姆森(Jack Williamson)在《科幻小说走进大学》(Science Fiction Comes to College)一书中列出了61所提供科幻类课程的大学,并认为这只是其中一部分。现在,在美国的高校里,每年至少会开设几百个与科幻相关的正式课程。

而在中国,最早的以中文讲授的科幻课程要等到1991年才出现。那一年,还在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工作的科幻作家、科幻研究者吴岩开设了一门名为“科幻阅读与研究”的公共选修课,也因此让北师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众多科幻迷的圣地。然而在之后的十几年内,科幻类课程仍然发展得很缓慢,课程数量始终维持在个位数。

直到2010年之后,相关课程的数量才逐渐增长。北华大学外语学院的郭伟和科幻研究者张锋曾对全国高校开设的科幻类课程进行过一次统计。在他们汇总的数据基础上,我进行了少量的补充,最终得到了中国内地的高校在近年来所开设过或正在开设的科幻类课程共36门。然而,这与美国相比,仍然有一个数量级的差距。根据1996年《科幻研究》杂志所列数据,当年在北美各高校共开设有405门科幻相关的课程。

除此之外,两国的课程结构也有相当程度的差别。在美国,对科幻文学的鉴赏和批评类课程占据了所有课程的三分之二,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而在中国,此类课程仅约三分之一,在与其他种类课程的比较中,数量优势并不明显。此外,在中国有很大比例的影视鉴赏类课程,这类课程在美国反而较少,其占比仅为中国的四分之一。至于创作类课程,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其占比都是最低的。从绝对数量上看,美国有12门科幻创作课程,略多于中国的7门,但从占比的视角来看,中国反而是美国的6倍。

青年学者带动高校科幻课程数量增长

这些差异实际上反映了在高校中任教的教师身份结构的差异。在美国的高校中,科幻课程的开设者大部分都是对科幻小说感兴趣的文学研究者,而不是科幻作家或科幻领域的从业人员。这一点在其科幻课程出现的早期就已经很明显地体现出来。而随着《外延》(Extrapolation)、《基石》(Foundation)、《科幻研究》(Science Fiction Studies)等专注于科幻与奇幻文学研究的学术期刊的创立,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的《未来的冲击》(Future Shock)、罗伯特·斯科尔斯(Robert Scholes)的《结构虚构:未来的小说》(Structural Fabulation: An Essay on the Fiction of the Future),达科·苏恩文(Darko Suvin)的《科幻小说变形记》(Metamorphoses of Science Fiction)等众多杰出的科幻研究理论著作的出版,逐渐克服了传统的文学界的偏见,将对科幻小说的学术研究带到了文学理论界的主流视野之中,这也推动了科幻类课程在高校中的普及。

在中国,科幻小说从来都不是文学研究的主流。很长时间以来,它甚至基本处于被理论界完全忽视的地位。与之相比,武侠小说研究和《红楼梦》研究反而更为热门。这一点也反映在了课程数量上——在中国高校中的《红楼梦》鉴赏课程的数量就远超过科幻类课程。直到近年来,随着中国科幻小说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科幻题材才越来越多地受到中国的文学研究界的关注。

与此同时,一些从科幻迷成长起来的青年学者进入高校,也带动了高校科幻课程数量的增长。在这些青年学者中,不乏具有科幻小说创作经历的科幻作家,例如清华大学的贾立元(飞氘)、西安交通大学的王瑶(夏笳)等。因此,虽然绝对数量并不多,但创作类课程在所有科幻课程中的占比却比美国高很多。

科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17年,吴岩教授来到南方科技大学,也第一次将科幻类课程带到了深圳的大学里。次年我也入职南科大。近年来,我与吴老师、张锋老师等一起,在南科大建构起了一套系统的高校科幻课程体系,这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在国际上也很罕见。这个体系包括鉴赏类课程《科幻文学欣赏》《科幻:从小说到电影》,创作类课程《科幻创作》《科幻作品中的世界建构》,以及以科幻为媒介的专业性课程《想象力入门》《未来学方法》等。如今,科幻已经成为南科大人文科学的重点发展方向。

高校中的科幻课程打通了传统的文理科壁垒,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其他任何课程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相信,南科大的科幻课程体系,将为深圳创新城市的建设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让深圳成为一座具有科幻气质的未来之城。


鱼胶花胶价格行情分享,本文链接:http://www.yujiaowang.com/xw/2873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42981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